交换机的秘密武器是它的控制器吗?

任天堂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努力向所有人证明他们为什么重要。 对于像我这样的任天堂爱好者来说,不难说服我们为什么他们仍然值得在桌子上占一席之地,但对于普通游戏玩家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销售。 我认为Nintendo Switch在许多方面都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而我认为可能会被忽视的一件事是Switch的控制器模块化。 任天堂一直喜欢制作古怪的外围设备。 实际上,任天堂在日本垄断了交易卡市场之后,就早在其历史上,其大部分产品都是愚蠢的塑料玩具,甚至早在视频游戏还没有出现之前。 这是我认为它们仍然很重要的另一个原因:它们是愚蠢的修补匠。 NX允许可分离的控制器这一事实让我希望他们想出一种新的方式来与通常在双子棍,面部按钮和触发器之外移动的游戏进行交互。 老实说,我不知道这可能是什么,但是想象一下有什么东西可以滑到设备的侧面,使您可以像3DS那样一只手垂直握住它,或者(敢说)甚至可以使用运动控件? 如果该东西可以与某些多人游戏的移动设备和平板电脑配对怎么办? 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对于一家制造Wii平衡垫的公司,我知道他们可以提出一些疯狂的建议。 我认为很难在Mario和Zelda等传统体验的背景下想象它,但是我不希望在那些游戏中使用它。 我对Joy-Cons很好,但是如果有一种玩其他益智游戏或派对游戏的新方式怎么办? 显然,他们仍在追随几周前发布的视频,发现Wii带来的社交现象。 这将使任天堂再次回到那个领域。 它将回答人们希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任天堂在当今的游戏领域是否仍然重要? 我当然希望如此。

暴走吧,马里奥…

的商业模式 自从智能手机作为游戏终端的身份逐渐恢复一致,传统大厂把其中的经典大作移植到智能手机,但说到期待,大概没有某种能和上周在iOS平台上线的Super Mario Run。 机迷引颈以待,除了因为Mario是经典中的经典,也因为任天堂从没在智能手机平台发布过游戏。不单如此,任天堂多年只在自有硬件上发表涉及大作,明知只要把经典移植到其他游戏平台必然大赚,也紧守软硬捆绑,去年离世的前社长岩田聪,甚至智能手机快速冒起,掌机几近被淘汰的低潮时受尽压力,依然坚持策略。 正好,软硬捆绑,封闭系统也是任天堂这次合作伙伴苹果的一贯指引,在史蒂夫·乔布斯离世后有放宽焦点,双方都是在社长辞世后改变原则,这到底是妥协还是开明,见仁见智,反正这些因素都因此超级Mario Run推出前已连续在电子游戏编年史上占一席位。 iPhone的用户与游戏下载量日渐被Android超越,苹果仿佛要声明自己依然是智能手机软件的最强发布渠道,对Super Mario Run的推广空前配合,除了提前数月发布,App Store加入上线通知,带来游戏12月15日在除中国外的150个国家推出当天,可以带来5百万下载,5百万美元收入,登上80个国家下载榜首和36个国家收入榜榜首,全属理所当然,毫不让人意外。 一家传奇游戏公司打破原则,在另一家硬件传奇的平台推出自己最经典的作品,首几天在港得到的评分是五星…制的两星,一千多个打分里面,最低的一星占了绝大部分!而类似现象不是香港独有,包括美国内的其他市场一样如此。 游戏很差么?我不认为,只觉各种细节都打磨得无可挑剔,一个早被做透做烂的“酷跑”类型里面还能找到新意,任天堂就是任天堂。其实,大多数打一星的用户,非因美术,音乐,关卡,数值,另外批评免费下载的超级Mario Run在提供几关试玩后,需要十美元解封游戏的所有关卡。 这确实是手机游戏商业模式扭曲的最佳案例:最经典的游戏公司,以最经典的转化,做出世界顶尖的游戏,提供免费下载试玩,玩家喜欢的话才需要掏腰包购买,居然能被玩家骂个狗血淋头,可见手机游戏理应应免费,选择性买道具升级的课金制,今时今日已理所当然到何等程度。而且不要忘了,iOS用户已经是手机用户中最愿意购买内容的一群,用户量多数倍数的Android,内容理应免费的概念更深入民心多个。 实际上,市场越是扭曲,越需要像任天堂这种择善固执的公司。对我来说,任天堂打破软硬捆绑的原则在iOS平台推出Mario是美事,但如果打破原则做个课金游戏就是悲剧了。这次任天堂和苹果联手,守住一些做内容的坚持,虽然输掉口碑,却是游戏业的小确幸。 相对于PokémonGO一度带动只是提供授权的任天堂的增长上升一倍,Super Mario…